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
瑪家永久屋 祝禱聲中動土 讀後感



雖然還有許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而且又經歷了943個「数饅頭」的日子,的確苦日子的消磨難以忍受,但是無論如何「祖靈」還是保佑「雲豹的故鄉」Kucapungane,我們應該特別感念今天的日子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但要如何替同源的阿禮、佳暮、去露、谷川爭取他們心中的「佳南美地」恐怕才是魯凱族「共同的命運」,如今他們還未找到「新天新地」,以及找到可以聽到尊重他們心聲的「管道」,在現行的重建政策之下,「政府」與「慈濟」並無法尊重魯凱族文化延續的完整與傳承使命,而如果將來遷居到平地,族群的生存必將受到致命的衝擊,雖然平地生活水平較高、而且醫療、交通、教育、就業等各方面都更為方便,但是魯凱族有其特殊性,無論是文化的延續、母語的傳承,如果在重建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的尊重,無法將社區規劃的理念呈現族群文化的特色與功能,或者規劃者主觀認定原住民的文化需要被「改造」,而將原來不是屬於「魯凱族文化」的建築設施強加上去,又不能有太多參與意見的想法,只能微幅修改的方式,這樣的規劃勢必造成日後「文化」難以生根而逐漸枯委的命運,終究難逃滅族的危機,我們可以想想現在的「平埔族」在語言復振與族群正名所面臨的困難與窘境,雖然他們也正在努力恢復自己的文化尋求恢復「原住民」的身分,但是這個艱辛的路程正是因為失落了族群歷史文化的「圖騰」,因為失去族群文化的根就等於從歷史的地位喪失了自己「原住民」的身分,所以如何延續族群生命,乃是我們必需重視的課題,也是當前所要爭取的核心問題所在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今天要懷抱著感恩的心感謝造物主的憐憫與豐盛的賜予,卻也要時時紀念正在受苦的族人同胞,當記取祖先的遺訓教導,要努力更要展現「魯凱族」的韌性與忍耐力,不可輕易改變族群內部的團結力量,當「兄弟同心,其利斷金」,讓獵人文化能代代相傳,百合花依舊綻放,羽飾光輝仍然得以顯要四方,最後能尋覓求得「安身立命」的新故鄉。



http://www.88news.org/?p=324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