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

魯凱生命共同體─包基成先生的重建提案 讀後感

日前包老師提出『魯凱族生命共同體』呼籲當今政府重視原鄉的聲音以及住民自決的的方向與規劃,期望能與政府建立對話,將重建工程的計畫與目標作有系統的整合,苦心擘畫並試圖經營出魯凱族永續再造的希望工程。
從其內涵的經緯脈絡來看,可探察其對母體文化的依戀程度與責任的負擔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計畫的內容可分成四大主軸:
其一、理念為「原鄉不棄,文化不滅,魯凱永續。」主要訴求是反對「劃設特定區域」希望政府重視原住民的自然主權、文化權、以及生存權等與世界公民同等的權利。
其二、為「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」強調文化與血脈相連的重要性,不可分割地臍帶關係是族人與土地相連並存的共同經驗。
其三、四、為時間與空間的劃分與防災的應變措施。在空間的規劃特別提出「重整復育圈」與「中繼生活圈」,族人如何因應使用空間,並針對「汛期」與「平常時期」提出時間劃分,期望族人了解並且重視季節變換的變數,減少災難來臨時的創傷,要幫助大家度過漫長的重建之路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看到魯凱族人面對災難來臨時的智慧與勇氣,于身為魯凱族的一份子發自內心感動並且於有榮焉,在此時此刻是族群存續與滅絕的重要關鍵,魯凱族的朋友們大家要「兄弟連心,齊力斷金」不可忘記祖靈的訓誡與教導也不可改變族群內部的團結,當凝聚共識與力量共同迎接世代交替的歷史責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